《1921》观后感

时间:2024-06-07 17:44:14
《1921》观后感5篇

《1921》观后感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21》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1921》观后感1

今年是20xx年,一个值得铭记的时点,1921至20xx年,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一百年里,共产党人披荆斩棘,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1921》这部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的上海,十三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在上海齐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引导和推进下,于7月23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了新的篇章。

开篇,是陈独秀先生因亲自发放《北京市民传单》而被捕的场景。陈独秀囚禁在监狱中,透过小小的狱窗只能看到他的脸,他的眼睛显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现出面对黑暗世界的勇敢与决绝,这样的画面和不断闪现的苦难中国史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蹂躏,苦难的旧中国人民被悲惨命运“囚禁”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所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

陈独秀先生在我心中是一名温文儒雅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在牢中,及在革命工作中的行动,我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认为陈独秀先生是一位对革命无时无刻都充满热情,对旧社会的中国充满愤怒,时刻激昂,时刻智慧的革命者!

他亲自去发北京市民传单,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一系列文章反蒋抗日,豪情提笔写下“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

这样一位热血的陈独秀先生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感觉他是一团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是李达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严谨的,勇敢的。因为他为共产党的建设,铤而走险四处奔波。并且,为了一个词语,专程赶到印刷出版社,将“百姓”改成了“人民”,因为百姓只是群体,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字板两字钉在印刷版上时,这俩字也立在了人民的心中!

经过百般曲折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在南湖红船上顺利展开,当全国15名共产党员代表共同唱响《国际歌》时,就犹如散作满天的星辰,终于凝聚成了巨大的太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1921年开始,共产党开始了革命征程,他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担负民族重任,砥砺前行,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党,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电影《1921》让我们重温了一段值得记忆的历史,岁月匆匆,时光飞逝,100年恍如昨日,我们要时刻牢记,是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是党带领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岁月长河悠悠流淌,榜样精神代代相传。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面临科技发展的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要勇敢地肩负起世纪重托,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921》观后感2

“七一”,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100年前,我们党从南湖上的一页小舟起航,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路高歌,披荆斩棘,用100年时间建国,用100年时间立国,用100年时间成为大国。我们坚信未来的30年,将是中国开启强国进程,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重要历程。

不忘党的光荣历史。10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顶住压力,中流砥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100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历史前进的党;是诚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实现繁荣昌盛,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党;是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始终保持生机和锐气,巍然屹立于历史潮流前列的党;更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党。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党的光荣历史,不忘入党初心,并为此而骄傲,为之而自豪,才能进一步增加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永远跟党走。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现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为人民服务事业奋斗终生。

《1921》观后感3

今天我们迎来了我们党的100周岁华诞,在这火红的七月的美好的第一天,我们一起为党祝福,祝福我们的党生日快乐!

1921年7月1日,南湖红船上的星星之火,如今正以势不可挡的燎原之势,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着他独具特色的魅力。

自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坚韧的毅力,带领着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政党,_年的风雨洗礼,留下的是不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而作为组成这个集体的每一名党员,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他们不断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让党旗永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象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挣脱了三座大山的重重枷锁,展勤劳和智慧之翼,乘改革与开放之风,在和谐的阳光下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辉,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同样感到重任在肩,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何让自己的言行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应该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战火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正在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前进,是因为他是一个属于人民的政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党的一贯宗旨,战争年代我们可以为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我们同样可以为了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党员是一面旗帜,是一面引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的旗帜,是一面让所有的贪欲、腐朽汗颜的旗帜,我们欣喜的看到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正在全国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人民不会忘记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洪流的战士,不会忘记在震后的废墟中用自己的双手拯救生命的天使,更加不会忘记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刻,他们已经化为一抹鲜艳的红色融入了党旗之中,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让世界瞩目!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感到自豪,因为教师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传播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和我具有同样称号的同志中有太多优秀的个体,他们激励着我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这将是我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党员是一面旗帜,让我们重温入党誓言,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名义再次向人民郑重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1921》观后感4

1921-20xx,建党百年来,中国土地历经了百般风雨、千般磨难。《1921》带领观众走入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们,怀着满腔热血,躲过国际和国内势力的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片向开辟新中国的革命先辈们致敬,我们能看到百年前,先辈们在复杂的时局下摸索着中国的出路,他们历经磨难和生死存亡,不管在多难的境遇下,他们都在朝着希望前进。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突破重重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新生活,正是因为无数的开拓者们才有了新中国!

当历史画卷缓缓地铺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被那些画面所震撼。我们惊叹于他们为探索出一条真真正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的执着,也因他们面对危险时刻而屏住呼吸。影片更多的让我们看到这13位革命先辈们少有人知的青年时期的模样。不像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他们,他们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是一个个有着鲜明性格充满着热情的青年人。当我看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对新中国的展望的光芒时,我的心也被这样的`热情所点燃。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激荡着旧中国,开拓着新世界。

影片中陈独秀说:“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五四运动的游行、街头工人的抗议、嘉兴红船上的会议与逐渐唱起的国际歌,是动人心弦的,是令人为之振奋的。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对负责印刷的人强调“百姓”与“人民”虽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百姓”是泛指,“人民”是主人,我们要同人民站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从未改变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今时今日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国家从艰难岁月中一路走来,历经炮火与鲜血的洗礼,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艰难历程,永远铭记历史。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一点一点强大起来,一步一步迈向世界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牢记历史和初心,不忘使命,不负期待,共创美好未来。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新时代的我们,从革命先辈们的手中接过火把,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延续下去!

《1921》观后感5

1921,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

由此上溯七十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烧杀抢掠,荼毒生灵,强迫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国运衰颓,举步维艰,漫漫长夜,路在何方?所幸中华儿女上下求索,坚韧不拔,奔走呼号,奋斗抗争,不畏强权,无惧牺牲,映照赤子心,彰显英雄气。所幸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觉醒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仰点燃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星星之火。

可以说,电影《1921》的艺术规划相当大气。前承七十年苦难,后启新时代辉煌,中间主体浓墨重彩地塑造中国青年的追求与奋斗,大视野、全景式地呈现革命先驱从迷茫到坚定、从分散到集中、从热烈到执着的斗争史;既有时代的写真,也有具体塑造,更有细节刻画,虽然最终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但仍然试图表达那样一个时代里中国的呼吸、中国的抗争、中国的奔跑、中国的呐喊。

从艺术的角度看,全片的叙事结构,类似于《水浒传》,在时代背景的烘托下,不同地域的人物因为共同的信仰,百川归海般的殊途同归于建党伟业,后来一部分人止步不前,甚至背叛革命,但更多的青年坚守初心,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直面牺牲而不悔,最终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进步事业中绽放光彩;青春风采因信念而神圣,因忠诚而永恒,因奋斗而美丽。

纵观全片,创作者是相当用心的。开篇,便是陈独秀囚禁在监狱中的画面,透过小小的狱窗只能看到他的脸,他的眼睛显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现出面对黑暗世界的勇敢与决绝,这样的画面和不断闪现的苦难中国史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蹂躏,旧中国被命运“囚禁”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片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步推翻三座大山,赢得独立,变得富强,苦难的中国终于变成高歌的中国,落后的面貌终于变成辉煌的场景,强烈的反差,让观众觉得当年中国青年的信仰是正确的,牺牲是值得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他们的芳华因改变国家命运而壮美。片中不同时期,四次出现同一个女孩,衣着并不相同,总那样纯真而善良地看着这些忠诚于国家、献身于进步事业的热血青年。显然,跨越百年的这个女孩青春不老,永远保持着美好,不可能是一个“现实的人”,也许创作者的出发点,就是以一个真善美的角度,带着观众,走进时代的每个角落,实地见证这一段有温度有追求有希望的历史。

1921,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南湖红船上,一群中国热血青年,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高尚的信仰,为青春芳华奠定了厚重而宝贵的底色;高擎的旗帜,为中国发展照亮了艰难而辉煌的征程。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曾预言:试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现在,我们可以欣慰地告慰前辈,中国坚持红色信仰,已创造多个世界奇迹,不但在现代化建设快车道风驰电掣,而且正逐渐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担当者与捍卫者。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中华儿女必将传承革命精神,未来也必将因红色青春而更加美好。

《《1921》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