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观后感

时间:2024-07-13 10:42:06
《看见》观后感

《看见》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见》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见》观后感1

基于此,桂馨基金会在5月28日推出《向往的科学——百万级播放量纪录片拍摄背后的故事》主题直播,通过邀请片中主人公、项目专家及导演,围绕乡村科学教育话题,为大家揭秘纪录片拍摄背后的一些花絮、故事及思考,期待更多社会公众与我们一起关注乡村、关注科学教育。

著名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观影后,章老师就片中故事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小编在征得章老师本人的同意后,将章老师的感言分享给大家,相信对各位科学老师都会有所启发。

“这个公益片中有个打动人心的孩子的遥控汽车的话题,指向的是科学课缺少器材资源的问题。实际上纪录片中看到的魏老师上课的实验室,设施投入并不低,反映出有的钱花得还不是地方。纪录片中呈现的信息,反映出现实中的问题。如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办学理念、教学理念、教师培养、器材配备……与精准扶贫一样,如何精准、有效地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存在、所碰到的问题。这个话题,基本就是桂馨基金会与桂馨科学课项目所追求、所致力、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与参与的。

把儿子的遥控汽车用到课堂上,问题多多也遮盖不住魏老师希望自己的科学课向前走一步的朴素的、强烈的改革愿望和实实在在所迈出的步子。再边缘的农村学校与老师也在呼唤与期待改革!我看这个片子,是在这个点上含泪的。尽管困难重重,农村学校、农村老师农村教育与教学,仍然可以走向、走上改革的路(我们已经有好几所这样的案例学校)。包括科学课的材料问题,农村学校与老师有着自己的路子与优势……这也是刚才这个话题中的一个内容。

至于怎么提出一个可以研究解决的问题、怎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之类的问题,在我看来,是提问的人不知道或不考虑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合时、合宜与合适。本次活动并不打算解决这些问题、也根本回答不了、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

如果前期有个主题或主要目标,我们就不会被这些问题所干扰困扰了。不要说我们的学生还不会提问,他们本来就来学习的。我们的老师也处于不会提问的阶段,需要补上一课,需要学习成长啊!”

《看见》观后感2

我们每个人都在看,从起床到入睡,从出生到死亡,眼睛与大脑一起记录下了我们眼中的每一件事和物。我们一直在看,可是,我们真的看见了吗?《看见》一书,让我感触良多。

柴静用平和而谈话般的语气叙述着,从非典爆发到汶川地震,从华南虎的照片调查到山西的环境污染,一件件在以往我们的眼中乃至现在我们记忆中只不过是一个事件的往事突然就这么变得丰满了起来,仿佛一条小溪向你的脑海里流淌,充满着思考,疑问和感悟。书中并没有太多的评论,一些章节的最后甚至没有思考性的语言,但当你阅读那一个个事件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些文字仿佛一只手,擦去了窗上的积霜,那些值得深思的道理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在了眼前。可问题就在于,我们从来只是“看”了,但没有“看见”。

一个普通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普通人只看到苹果的成熟,牛顿却发现了地心引力。正如“看”这一动作是眼睛与大脑的联合动作,想要“看见”,我们也必须依靠我们的大脑。有人扶了摔倒的老太太遭到了讹诈,我们应该看见老太太大把年纪不在家安享晚年却上街冒着危险碰瓷的原因而不是独独指责老人的不讲道德。巴尔扎克曾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去看而不去思考,我们就与什么也没有看到无异了。

就如一个被关在小屋里人,想要看向屋外就必须透过窗户,但如果他只看到了窗户上的玻璃,他就永远看不到窗外。看见一件事物往往还不够,若是看得不够透彻,那就如同只看到了玻璃一般,只有用深刻的思考,我们才能让我们的目光透过玻璃,看向事物最真实的本质。而更加要小心的,则是玻璃都已被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提前染成了其他颜色,那么即使思考再透彻,也是看不到真实的了。这种情况在我们看向自己的时候最为常见,往往看向别人时一针见血,看向自己时却总是让目光停滞在了玻璃上,好不容易透过了玻璃,自己的思想却早已被染上了颜色。要想防止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让自己的目光足够尖锐,让自己的大脑做好剖析自我的准备,但这往却是最难的,完成这一步也只能靠自己的觉悟了。

当然,要想看见,我们必须要先去“看”。柴静正是因为身为一名记者,她才能了解到那么多的内幕,才能看见那么多的'本质。若是没看多少就想去看见什么,那就如同没学会走路就想学跑,最终往往也会被引向错误的方向。

拥有了眼睛,我们便能够去看;拥有了大脑,我们才能够看见。

《看见》观后感3

用眼去看见真情,用心去感悟人生。

自从在网上看了《看见》的系列纪录片,我的心被那种无奈所折磨,又被那种暖和的人情所牵绊。我不知道这是好久没有心动的缘故,还是好久没有给心灵喂一勺心灵鸡汤缘故。罢了,一切都罢了。因为这一切在“兰考弃婴”的面前都是浮云,都是无力的表述。

当我看见一个没有丝毫打扮,肥肉累赘,头发乱糟糟的袁厉害因为得知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九个孩子因为火灾而离世时而心脏病突发躺在病床的时候,我心不由地颤了一下,没办法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我眼前这个人,这个女人,这个吃了太多艰辛的“母亲”。她躺在病床上,用着手指甲里满是掺着黑泥的黝黑的手一遍一遍地擦拭着从眼里涌出来的泪水,这泪,是对自己的懊悔,是对那逝去的孩子的祭奠,是对生活的无奈和悲伤。我们或许无法明白这镜头下袁妈妈那心里那撕心的嗷嚎。我泪流了下来,却不想被室友看见,因为这段片片时光是我和袁妈妈在共同祈祷那九个可怜的孩子,这片片的时光是自私的,是不愿被室友打扰的。

当镜头从袁妈妈身上转到那些被她照顾的孩子身上时,我是多么高兴与悲伤呀!高兴的是这些美丽的生命还存在,尽管艰难着;悲伤的是上帝在他们身上咬了那么狠心的一口,让他们在生下来是就被注定成为弃婴的命运的。幸好,袁妈妈收留了他们,用爱的乳汁哺育了他们。当我在他们脸上还看见那洋溢的笑容时,我想那笑,应该是这世上最纯的,最好的笑了吧。他们在一起嬉戏着,打闹着,也许只有他们在一起时才会不那么感到可笑的自卑吧,也许只有他们在一起时才会不那么感到可伶的痛苦吧。他们成为了亲人,或许没有血浓于水的联系,但却有了同病相怜的关怀吧。他们身上的那份情,那份爱,是用命运结晶的,是用时间浇筑的,是用痛苦无奈培育的。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亲人…

最后当我看见政府有所为时,当我看见政府为这一个一个孩子安排进好的福利中心时,孩子们笑了,袁妈妈哭了,她一遍一遍看着柴静给她在医院放的关于她那一个个孩子的录影时,她哭了,我明白,这是一个母亲的幸福的眼泪。

《《看见》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