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2 19:21:07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从语用角度来说,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也不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该做些什么努力呢?认真解读文本后,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抓住神态、标点、称呼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教学难点为“在语境中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并能运用。”

第一步,围绕“奚落”一词,通过找找近义词“讥讽、嘲笑、挖苦”来理解“奚落”的意思。

第二步,学生自己读读2—9自然段,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学生一下

子就找出了铁罐说的四句话。

第三步,想一想,圈一圈,从哪些关键地方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通过读文,学生找到了铁罐的神态“傲慢、轻蔑、恼怒”,发现了标点“!”和反问句中的“?”并通过表演、分角色对读等把铁罐说的话读得入情入境。我告诉学生还有别的地方也能看出铁罐的“傲慢”,但是学生一直发现不了。后来寿玲丽同学问我是不是“称呼”,大家恍然大悟,“陶罐子”、“懦弱的东西”这些不礼貌的叫法不正说明铁罐的傲慢无礼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有效地理解了像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用难听的话来挖苦、嘲笑、讥讽、数落陶罐,就叫——奚落。

第四步,面对铁罐的种种奚落,陶罐又是怎么面对的呢?找出描写陶罐的语句,读一读,也从神态、标点、称呼来说说。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立刻就从语言文字和朗读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课文中有很多描写神态的词语、句子,请你选几处摘录下来。陶罐的心平气和、谦虚有礼。

第五步,让学生把课文中写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句子,选几处分别摘录下来。

这样的教学,既突破了重难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下节课我打算让学生用上神态词、标点和称呼来写话,把学到的积累并加以运用,才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有帮助的教学。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这篇课文文本价值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教材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并在课堂上抓住时机,进行良性的引导,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只是停留于文本的表面,这样的语文在感情的熏陶上是缺失的。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观来体会感受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的态度,相信学生从中以能体会到其中的一些是是非非,有所感有所悟。然而,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如果能抓住恰当时机,抛砖引玉,引起学生自主的思考,对童话所昭示的寓意体会得会更深入一些。

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感悟最多的还是铁罐的骄傲、自以为是和陶管的谦虚、善良。学生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感悟。以“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为关键,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引导的方向不够精确,引导的深度不够,学生的体验也停留在表面。如果学生在感受到铁罐的骄傲时,我能再多问一句“铁罐为什么会那样骄傲呢?”学生的思考的深度也就随之深入了。

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断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随文识字是本课设计的出发点之一,像“谦虚、恼怒、价值”等都是要写的字,随着文章的读板书出来范写指导。文中出现的生词,比如“懦弱”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说文解字,从文字的部件结构入手思考,无形中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这同时也渗透了解词辨字的方法。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换词,总之就是先带给方法,然后把理解的意思送进文中读。

阅读教学重在读。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课堂上,透过各种形式的读,略读、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资料,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按照自己的设想进展很顺,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缺少小结、质疑和写法的引导,板书凌乱,教学中读的设计层次感不够突出,朗读形式单一,齐读太多,这些都源于教学机智不灵活,要继续提高自身潜力。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 ……此处隐藏4605个字……陶罐的谦虚、宽容、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重点词,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渐渐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陶罐与铁罐的心理变化。

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奚落”这个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我设计成三个小板块,理解铁罐和陶罐的三次对话,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让他们逐步了解陶罐与铁罐的语气,心理变化,并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品质,然后直奔文章的结局,了解他们的结局。让学生找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说说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中我们又看到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陶罐和铁罐?”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时容易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铁罐的朗读指导上,结果使得学生对陶罐的品质认识不够丰满。我教学设计,以认识铁罐和陶罐的品质入手,直截了当,不偏不倚,使学生对陶罐谦虚、宽容、善良、心中有他人等品质有了较深的认识,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取长补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机。至少,这样的教学我们就不能称之为“高效”了。我觉得教学过程中,预设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探讨的问题。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

生齐:陶罐和铁罐

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

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 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 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

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 生自渎后交流:

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 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 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

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 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

B、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

B、 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

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 指名读,提问:你用什么语气在读?

b、 师生评价后再读。

3、铁罐就这样在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出示四句句子),再读读。

读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体会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的对待?让我们读读陶罐的话吧!

A、 指名说,边出示句子

重点指导句: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理解“懦弱”。陶罐的确是容易破碎的,可是他说自己并不胆小。它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呢?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理解“和睦相处”

陶罐的愿望是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

分角色朗读。

A、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好,现在我们再来个分角色朗读,怎么样?

B、出示句子,分组朗读。

C、 指名分角色朗读。

D、 评价。

三.整体感知第二个场景,知道陶罐的优点。

1.了解陶罐的优点.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铁罐和一个谦虚但不软弱的陶罐。

师读课件上的句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可是陶罐还是( )

生填空说。

师: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生: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师出示课件与领着学生读:

师:时间在流逝,一百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一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五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多么了不起的陶罐啊!人们从泥土里挖出了这么一只历史悠久的陶罐,心中充满了惊喜。

出示课件: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为什么人们那么惊喜?

生读并分角色读。

2.看到铁罐的弱点。

师:此时此刻,陶罐身价倍增,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了!可是他还没有忘记铁罐呢!可这时,铁罐哪里去了?

出示最后一段生读。

师:铁罐到底哪里去了呢?

生若不知道由师来解释。

3.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师:很多年以前,那只铁罐曾经是一只坚硬的罐子,可许多年之后,它却化为了泥土,无影无踪了。而那只它认为一碰就碎的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些,你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原文中的结尾,读一读。

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